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5-4901.2017.48.003

中美关系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引用
什么是"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作为一个政治学术语源始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修昔底德撰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公元前5世纪前期至公元前411年发生在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的战争,在分析发生的原因时总结为:良性的竞争关系因雅典的强大和对外扩张、以及斯巴达的嫉妒与不满,使得恐惧和误解不断增长并最后导致双方兵戎相见(刘文祥、杨小勇,2015).修昔底德给出的原由很明确,迅速崛起的新兴国家必然会对原先守成霸权之国的权威形成挑战,两者之间必然为此原因而发生战争.这个术语与"陷阱"(trap)一词结合,则源自1980年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沃克在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一次演讲.2012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汉姆.艾莉森(Graham T. Allison)发表《修昔底德陷阱已凸显于太平洋》一文,在该文章中他这样写道:"未来数十年全球秩序的关键问题是:中美两国是否能够避开修昔底德陷阱".拉汉姆认为在当前中美两国间的权利斗争、利益博弈类似于千年前的斯巴达与雅典间的争斗,中国就像不断崛起并挑战美国权威的雅典,而美国则代表着守成的斯巴达.这个论点一经提出就受到极大关注和众多认可.纵观历史,一个大国的强国路程看似必将挑战原有强权的权威和政治地位,"修昔底德陷阱"就像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无法打破的魔咒.

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关系

D815;D616;F742

2017-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1005-4901

11-3459/F

2017,(48)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