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民教育与国家认同
香港的国民教育与国家认同面临着国家认同与本土认同并存相冲、道德文化认同较高而政治认同偏低、本土分离主义蔓延、国民教育推行受阻等现实困境.从历史和法治视角解读“一国两制”的内涵要义,它的道德文化基础是香港与内地共享的传统儒家文明秩序和抽象爱国主义,法治基础是宪法和基本法,由此形成了复合的国家观.这种国家观下的认同观应当坚持“一国两制”,即在整体上更趋包容多元,在政治认同层面互相尊重.鉴于此,香港的国民教育应当区分它在道德文化层面国家认同与政治层面国家认同中的不同角色:前者是积极的推动者与倡导者;后者是适度的引导者与协调者.在具体对策上,应当坚守宪法和基本法的根本地位,以理智包容的心态面对历史、现状与未来,探索适合香港的国民教育模式等.
一国两制、国民教育、国家认同
40
2018-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6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