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集群行为参与立法变革的机制和反思——以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为例
移动互联技术虽扩展了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但由其触发的网络集群行为与立法者形成压力型互动并可能对立法质量施加负面影响.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中,网络集群行为由新媒体精准及时的信息推送机制和原创化报道风格触发,微博扩散议题并对主流媒体产生溢散效果,微信通过聚合意见加强了集体行动意向,最终传统媒体报道决策信息并予以相关回应.这种新型参与形式虽激发了公民传递立法需求,但也诱发信源质量参差不齐.意见表达过程中,情绪宣泄多于理性判断,客观上消解了公众知情权.融媒背景下媒介间议程的互动效应加大了相关的引导难度,难以形成立法供需匹配过程应有的理性沟通和商谈.立法决策者应从根本上提升立法议程创建阶段的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能力,在立法议程形成阶段主动促成公众有效参与,积极获取立法需求信息以提升对复杂环境的辨识能力.
移动互联、两微一端、网络集群行为、公众参与、山东问题疫苗事件
D901;G642;G43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YJC820050
2017-03-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