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物权行为理论——以瑞士法为考察对象
瑞士法在物权变动上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后者主要是不动产登记申请和动产交付,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有因性原则,强调债权行为对物权行为效力的约束,这与德国法的无因性原则形成鲜明对比,并对不当得利、善意取得、登记审查等制度产生不同影响。有因性原则并不绝对,它因债权行为形式瑕疵的弥补、债权行为无效的主张属于滥用权利以及合同解除导致合同内容转换而缓和。
物权行为、债权行为、独立性有因性、无因性
D923.2(中国法律)
2011-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