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1709.2022.02.014
一种未来猜想:当小说成为常态化的"滞后性文体"
在"未来"这一裹挟着建设性与想象性意味的语境下,略显尴尬但又不得不承认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创作已然并将继续成为某类"可有可无"的行为.事实上,即使是在当代文学史上进入到"经典化"论证序列的小说家,也愈发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小说世界在"现实"面前的"捉襟见肘",以及他们的作品或许要面临"问世即淘汰"的命运.在此不妨将时间倒退至2013年,那一年作家余华出版了其创作生涯的第五部长篇小说《第七天》.尽管《第七天》在问世后旋即获得了广泛的话题讨论与客观的市场销量,但这部小说也被部分文学批评家指责为是多种"热搜话题"的"新闻串烧",面对这一系列质疑,余华通过微博互动的形式试图指出写作《第七天》时的社会氛围与伦理准则的转向:"《十八岁出门远行》是荒诞小说,《第七天》也是荒诞小说.不一样的是,我写《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时候,小说比现实荒诞,而我写《第七天》的时候,现实比小说荒诞."而在更早之前出版《兄弟》时,余华接受媒体访问的过程中其实就表达了相类似的看法:"《兄弟》里的某些荒诞,比起我们今天现实中的荒诞,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一方面,这两种回应的"声音"显然是余华在为自己作品对于现实事件(尤其是热点时事)的"迟到的征用"所进行的辩解,但除此之外,也应该注意到,余华相应表述中流露出的无可奈何的态度(且要相信,持相类似观点态度的绝非余华一人),即小说也许正在或将要成为常态化的"滞后性文体",多数小说家在遭遇到以多倍速推进的"现实",只能是勉力为之的"追赶者".换言之,"未来"对于国内多数小说家而言,显然不是时空维度的罗曼蒂克的想象,而是迫在眉睫的警示.
滞后性、常态化
F275;G641;D26
2022-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