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的式微与古老的还乡
上古时代,一处盐井是一群人的故乡;青铜时代,一座矿藏是一群人的故乡.
故乡这个概念,除了源于血缘的充沛,还有一个重要的源头:物质的满足.故乡之所以会迁移,就是因为人类会将温饱作为基本生存条件.当物质匮乏甚至消失殆尽,故乡将不能成其为故乡,故乡将在别处.因此,故乡表现为地域,呈现为人的欲望.
当下,故乡存在于通讯录里,存在于诗人的黑色字迹里.诗人的内心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走失,而故乡在城市化的围剿中逐渐走样.和诸多美国人的故乡在海外不同,中国诗人的故乡正在一张规划图纸上.寨子、村子、乡场、镇子、乡绅、乡邻、乡亲、乡情,这样承载着乡村文明的温暖的词语逐渐变成一个词语——城市.城市化对现代汉语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故乡”,变成“故城”.这些遽然出现的变化让诗人无所适从是完全正常的,诗人内心的割裂和断线,在诗句中因此而具备了别样的光泽.“故乡”也好,“故城”也罢,都是很小的一块地方,恰好被诗人的心灵抑或胸廓装下.
乡村文明
F320.3;I206.6;C912.82
2014-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