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070X.2012.07.022.079.03
蜈蚣毒性的研究概况
蜈蚣为节肢动物门唇足纲整形目蜈蚣科少棘巨蜈蚣或近缘动物的虫体.蜈蚣作为药用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功效为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蜈蚣的药理作用广泛,在治疗癌症、冠心病、脑血管病、肝炎、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病、坐骨神经痛及多种皮肤病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1-2].自古以来,蜈蚣一直被认为是有毒之虫.大凡收载蜈蚣的中药书籍均记载蜈蚣有毒,药典和教科书皆谓蜈蚣性辛温,有毒,《神农本草经》将蜈蚣列为下品.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临床功效,同时避免因使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是中药蜈蚣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蜈蚣毒性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特别是从蜈蚣药材与蜈蚣毒液的区别着手对抑制蜈蚣毒性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为蜈蚣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蜈蚣、毒性、化学成分、不良反应
32
R285(中药学)
2012-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