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4733.2001.01.008
"图南"与"逍遥"--《庄子.逍遥遊》解读
<逍遥>以鲲化为鹏而"图南"开篇,这与题意及收篇的"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矛盾.自晋郭象<注>到今人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释>,都未能对此作出符合庄子原意的令人信服的解说.通过对<逍遥>文本结构的读解,并结合<庄子>全书中关于"遊"的思想的考察,提出以下观点:鲲鹏不是"逍遥遊"者,不是庄子理想的人格形象,而是庄子要否定对象;蜩、学鸠与斥鴳不是像有些学者认为的是"下士"、"世俗的人"或"侏儒之群",它们是庄子心目中的"遊"者,是庄子肯定的对象.
"逍遥进"、鲲鹏"图南"、蜩、鸠与斥鴳
1
B223.5(先秦哲学(~前220年))
2005-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