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7171.2018.09.021
术中低体温综合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手术患者因麻醉、环境温度、手术时间等危险因素易引起低体温,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导致相关并发症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心搏停止与死亡.同时,术中出现低体温会延长麻醉拔管时间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使住院时间增加20%,增加医疗成本[1].术中低体温是指术中任何时间点体温低于36℃,发生率为50%~90%[2].因此,临床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大量研究证实低体温综合防治策略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预防措施[3].本研究就近年来关于术中低体温综合防治策略和涉及的具体干预技术及效果进行综述,旨在规范术中低体温预防方法、改善防治效果及现状提供指导依据.
体温变化/中西医结合后疗法、综合疗法
35
R619.9(外科手术学)
2018-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73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