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7171.2006.05.021
急性静脉性脑梗死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目的]建立兔急性静脉性脑梗死(ACVI)的动物模型,观察钙通道阻滞剂尼莫通对ACVI的治疗作用.[方法]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上矢状窦中1/3段结扎组15只;B组,上矢状窦中1/3段+桥静脉结扎组15只;C组,假手术组5只:D组,尼莫通治疗组15只),在术后8 h、24 h、48 h分别测定脑水含量,TTC染色测梗死范围并和大体标本、光镜及电镜结果行对照研究.[结果]A组术后8 h和B组术后8h、24 h、48 h脑组织水肿.D组8 h、24 h、48 h脑组织水肿较B组减轻(P<0.05).B组15只兔24 h、48 h均可见病理证实的不同程度的静脉性脑梗死,而A组中仅5只免出现.与A组比较,B组结扎后脑梗死范围明显增加.假手术组4只均未见上述各种异常表现.D组24 h、48 h脑梗死范围较B组缩小(P<0.05).[结论]在所建立的兔ACVI动物模型上,通过早期尼莫通治疗可缩小脑梗死范围并减轻脑水肿.
脑梗塞、急性病、静脉、疾病模型、动物
23
R743.3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6-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9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