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7171.2006.02.028
两类四种巩膜隧道外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手术源性散光的研究
[目的]比较两类4种巩膜隧道外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手术源性散光(SIA)度数和裸眼视力的变化规律,并评价手术效果,研究SIA与切口长度和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将240例(240只眼)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在0.00~0.50D之间,循规)分为A、B、C、D 4组,分别以3.2 mm和5.5 mm的平行于角膜缘和反眉型巩膜隧道外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测量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的角膜曲率,运用Cravy向量分析法计算SIA度数及方向,比较4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平均SIA度数及裸眼视力.[结果]平均SIA度数和裸眼视力,术后1周A、B组明显优于C、D组(P<0.05),A和B以及C和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6个月4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3.2 mm巩膜隧道外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SIA 度数小而稳定,早期可获得良好而稳定的裸眼视力;而术后SIA与切口的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巩膜
23
R779.66(眼科学)
2006-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