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69/j.issn.1000-8551.2023.10.1957
小麦淀粉RVA特性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
小麦淀粉糊化(RVA)特性是评价小麦加工品质重要指标之一.为进一步挖掘优质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TL)及位点间效应差异,以周麦23/郑麦366的F8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237个家系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55K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根据2年3点5个环境下的数据对小麦淀粉RVA参数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6个QTL位点,位于21条染色体上,稳定位点共有8个,其中调控峰值黏度的Qpv.hau-4A.1和Qpv.hau-6A.1以及调控崩解值的Qbd.hau-4A.1和Qbd.hau-6A.1能够同时在2个以上的环境中检测到,分别解释了 2.55%~24.23%、2.60%~6.00%、11.50%~48.30%和3.86%~8.09%的表型变异,调控峰值黏度的Qpv.hau-6A.1可能为新的QTL位点,其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对峰值黏度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与面条的弹性和韧性有关.QTL聚合效应分析结果发现,Qpv.hau-4A.1和Qpv.hau-6A.1能极显著提高峰值黏度,且两者对峰值黏度具有显著的累加效应.此外,在4A和6A染色体上存在QTL富集区或者一因多效现象.这些重要区段和QTL位点为优质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小麦、55KSNP芯片、QTL定位、淀粉糊化特性
37
S512.1;S330;S603.6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省农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2023-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957-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