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69/j.issn.1000-8551.2023.09.1872
不同生殖生长阶段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为探究不同生殖生长阶段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损失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水稻品种黄华占(HHZ)和Y两优1577(YLY1577)为材料,以白天32 ℃/晚上26 ℃为对照(CK),分别在孕穗期(始穗前7 d,HS1)及始穗后 1~7(HS2)、8~14(HS3)、15~21(HS4)和22~28 d(HS5)进行高温胁迫(白天38 ℃/晚上32 ℃),测定水稻植株生长发育、产量结构和稻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幼穗发育影响最大,始穗后1~7d高温对结实率影响最大,8~14d高温对千粒重影响最大.HHZ、YLY1577分别在始穗后1~7、8~14d高温胁迫下的产量损失最大.孕穗期高温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始穗后1~28 d高温使稻米加工品质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总淀粉、直链淀粉、蔗糖含量和胶稠度降低,蛋白质、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增加;淀粉最终黏度、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增加,崩解值降低.始穗后8~14 d高温对稻米的外观和食味品质影响最大,其次为始穗后15~21和1~7 d.综上,孕穗期高温主要通过抑制幼穗生长发育影响产量形成.始穗后1~14d是高温胁迫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时期,主要通过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抑制产量形成.始穗后8~21 d是稻米品质对高温胁迫的敏感时期,始穗后8~14d遭遇高温胁迫可能会导致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双重损失.本研究结果为不同生育期高温胁迫下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稻、高温胁迫、生殖生长、产量、稻米品质
37
S511;S4;S311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2023-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872-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