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69/j.issn.1000-8551.2023.09.1843
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
为明确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以6个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19香、南晶香占、二广香占3号、莉香占)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大田栽培条件下早、晚季稻米的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早季相比,晚季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平均降低4.8、2.5、2.4、0.7和0.8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平均提高5.6和0.9个百分点.早晚兼用型水稻加工和外观品质、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在早、晚季的差异与其灌浆期的温度相关.与早季相比,晚季稻米峰值黏度、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分别平均降低10.7%、19.5%和1.60 ℃,消减值平均升高32.4%.另外,晚季米饭硬度、黏性、咀嚼性和食味值均整体显著高于早季,平均增幅分别为36.7%、37.1%、37.5%和10.3%.早晚兼用型水稻糊化特性、米饭质构和食味值在早、晚季的差异与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相关.综上,早晚兼用型水稻在早、晚季种植时的加工和外观品质、稻米糊化特性、米饭质构和食味值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与灌浆期温度和稻米组分变化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华南双季稻,特别是"丝苗米"的品种选育、优质栽培及产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早晚兼用型水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
37
S511.048;TS210.1;S661.2
广东丝苗米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研制与示范应用粤农农计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优谷计划项目;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2023-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843-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