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1869/j.issn.100-8551.2022.10.2035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种植模式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
合理的枣棉间作种植模式有利于光资源的利用和产量的提高.为探明枣棉间作系统中棉花产量形成的光合生理机制,筛选出适于南疆的枣棉间作最优种植模式,以枣树-棉花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离树间距1.4 m(M1)、1.0 m(M2)、0.5 m(M3)3个间作处理,以单作棉花为对照(CK),对棉花冠层上方光合有效辐射(PAR)、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 浓度(Ci)5个光合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冠层PAR在花铃期达到最大,间作系统冠层PAR总体低于单作,且随离树间距的增加而增大,M3处理PAR最低,分别较M1、M2处理低10.0%和9.5%;间作总体上提高了棉花的Pn,降低了Tr和Ci,M3处理的Gs在2020年最大,2019年最小,并且M3处理的棉花光合能力总体优于其他处理;枣棉间作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棉花群体水分利用效率,M3处理的WUE最大,2019和2020年较CK分别提高了52.8%和50.4%;M3处理单位面积内棉花产量最高,分别较CK、M1、M2高18.2%、85.9%和37.0%.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M3处理表现最优,主要生育期内等权关联序和加权关联序位次总体排第一.综上,适宜的间作种植模式为M3处理.本研究结果为南疆枣棉间作种植模式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枣棉间作、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36

S513;S601;Q945.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

2022-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035-204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核农学报

1000-8551

11-2265/S

36

2022,36(10)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