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69/j.issn.100-8551.2016.07.1395
农业措施对玉米季坡耕地水沙过程的调控效应
为明确侵蚀性降雨条件下不同农业措施对玉米季坡耕地水沙过程的影响及减沙效应,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径流小区观测试验,研究顺坡耕作(CK)、横坡垄作(CT)、横坡垄作+秸秆覆盖(CT+ SM)、横坡垄作+地膜覆盖(CT+PM)、横坡垄作+有机质输入(CT +OM)5种农业措施对紫色土玉米季坡耕地径流深、径流系数、径流曲线数、产沙量、土壤可蚀性指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历次降雨事件CK径流系数变幅为18.89% ~32.23%,CT+ OM和CT+ PM显著削减了径流量和产沙量,径流量较CK减少15% ~35%、泥沙量减少12% ~75%.土壤可蚀性指标随降雨量和径流量增加均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随着降雨量或径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土壤可蚀性与地表径流量之间呈幂函数递增关系,确定系数R2为0.70~0.87(p <0.05);土壤可蚀性与降雨量呈对数曲线关系,R2为0.85 ~0.91(p <0.05).历次降雨横坡各处理土壤可蚀性指标(Kw)显著低于顺坡垄作,CT和CT+OM的Kw均值分别为0.025kg·m-2·mm-1和0.023 kg·m-2·mm-1,与CK相比平均分别减小17%和24%;CT+ PM和CT+ SM的Kw值最小,均值分别为0.021 kg·m-2·mm-1和0.018 kg·m-2·mm-1,与CK相比分别减小29%和38%.综上,横坡垄作增加地膜覆盖或秸秆覆盖是控制紫色土玉米季坡耕地地表径流、降低土壤可蚀性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为控制紫色土玉米季坡耕地水土流失、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提供了理论依据.
坡耕地、农业措施、径流系数、径流曲线数、土壤可蚀性
30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4-0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19
2016-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95-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