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69/j.issn.100-8551.2015.02.0383
玉米秸秆腐解液对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玉米连作现象在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中较为普遍,秸秆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化感效应尤显重要,但秸秆还田后的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玉米(郑单958)为受体,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腐解时间(0.25、60、120、180d)、不同腐解浓度(0、0.125、0.25、0.5g·mL-1DW)玉米秸秆腐解液对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试图从土壤酶学和根系活力变化的角度初步阐明连作状态下秸秆还田对苗期玉米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大田生产中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提供相关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玉米幼苗四叶、五叶、六叶期,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均在60d腐解天数,0.5g·mL-1DW浓度处理下达到最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在120d腐解腐解天数,0.5 g·mL-1DW处理下达到最高.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幼苗四叶、五叶期,腐解60d,0.5 g·mL-1DW浓度处理下达到最高,六叶期酶活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玉米幼苗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腐解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玉米秸秆腐解天数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叶龄增加,腐解液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逐渐减弱.玉米幼苗根系活力随着秸秆腐解液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低(0.125 g·mL-1DW)、中(0.25 g·mL-1DW)浓度下对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也随叶龄增加逐渐减弱.
玉米、秸秆腐解液、酶活性、根系活力、化感物质
2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6,寒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HDZW-008
2015-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8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