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905X.2015.12.023
论儒家思想中的价值信仰及其实践性
现代性“道德谋划”的失败,使得社会“伦理共契”碎片化,道德观念之一致性的丧失,成为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究其原因:其一,改革开放经济加速转型而导致的经济理性,其巨大的宰制作用,使得人的意义世界消退.其二,单子化的单一个体所组成的现代社会失去了可能整合的社会认可,社会阶层、贫富差距、生活方式、态度意识的“碎片化”便成为不可避免的现代性后果.其三,道德义务论者片面强调道德的内在动机性,忽视“道德心理”的相互性,“正义动机的条件性和不稳定性在无法律保障其相互性的”[3]环境下显现出来.这样在道德发生的客观外部机缘和道德主体的内部机缘的双重层面产生了危机,不同的文化共同体中产生了“共鸣”——信仰危机、道德信仰危机.
儒家思想、价值信仰、道德义务论、现代性、信仰危机、相互性、碎片化、文化共同体、意义世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社会阶层、贫富差距、内在动机、开放经济、经济理性、法律保障、道德主体、道德心理、道德谋划
23
B82;G12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为:HASK11-12D229
2016-03-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