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生活在一起:历史发展的逻辑
人的群居性存在和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们必须"生活在一起".历史地看,人类结合的方式不同,人的发展状态也不同.前现代社会,人类发展处于自然依附关系阶段,没有个人主体,只有群体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共同生活,维系共同生活的是普遍的伦理.近代和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使人从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的独立性,个人成为一种单子式存在,过着一种孤立的个人生活,道德成为个体的自由选择,维系个体间生活的是契约和法治.当代社会,个人主体性不断张扬和膨胀,导致了个人主体性危机.反思个人主体性,个体打破自我封闭,走向主体间性,人与人之间在平等交往中建构公共生活,寻求道德共识.总之,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反映了共同体与个体之间的张力,当代社会发展正在从"我"走向"我们",谋求个体性与公共性的统一.
共同生活、个体生活、公共生活
B82(伦理学(道德哲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校公共生活的建构与公民品格的培育"17JJD880008
2020-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