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情绪节奏"命题的由来及其可能性
郭沫若最早提出"内在的韵律",由于概念存在逻辑矛盾,随后演变为"内在节奏""情绪节奏".但"隋绪"波动性很大、变幻莫测,通常并不像潮起潮落一样规则有序.要考察是否形成节奏,需要确认节奏的最小构成单位.但迄今近百年,没有任何学者能划分出"情绪节奏"的基本单元;也无法确认这些构成单元之间的区别性特征;更无法确认这些节奏单位的强度、时长相当或接近,以构成"规律性再现".因此,新诗诞生以来甚嚣尘上的"情绪节奏",本质上很可能是一个伪命题.其产生的背景是消解基于声韵的诗歌韵律,为废韵律、散文化提供依据.从实践层面看,所谓"内在律""情绪节奏"等,近百年来也没有引导汉语新诗走向稳健发展的道路.
新诗、"情绪节奏"、伪命题
I207.21
澳门大学重点研究项目"汉语新文学学术可能性"MYRG123Y1-L2 FSH11-2ST
2015-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