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鱼和老子的牙--比较文学古今、中西参照的方法论
比较文学的研究要在古今、中西的参照中进行。以对鲁迅的研究而言,鲁迅最得庄子“鱼之乐”的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往往被“东倒西歪”的理论误读。进入鲁迅的本真生命过程就可以发现,从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是鲁迅从童年迈向成人、铸造成思想和文学巨匠的第一步。而对鲁迅回忆少年时为父亲周伯宜延医治病的往事散文《父亲的病》,也应采用正本清源的方法,回到鲁迅的原本;要让这个“原本”张开嘴来,看看里面的舌头和牙齿,看看里面真实的生命存在状态。比较文学的研究,对任何高明理论的借鉴都要认清借鉴的有限性,都应从真实的原本出发,对现成的理论进行选择、校正、扬弃、错位、综合、超越甚至反抗,从而让思想之鱼从容出游,享受“鱼之乐”,享受原创性的智慧喜悦。
鲁迅、比较文学、参照、方法论
I266.1(散文)
2014-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