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5455.2005.03.02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美育观念的转变
@@ 一、目的:从"培养共性"走向"发展个性"
传统的审美教育依附于德育,或者说把审美教育当成德育的一部分,所以,传统美育注重的是教育者由外而内地向受教育者个体内心输入先验性的、只有共性的"美",实际上是以一种共同的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认识,而不是侧重于学生个体情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审美对象的一元解读,以教师或教参等先验性的结论来代替学生的自主体验;二是对审美主体的个性钳制,限制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个性情感的创造性表现.但德育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要建立和维护一套社会伦理、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以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失序、失范、失礼.所以,德育是一种"共性"教育,它偏重于对善的行为的逻辑判断,注重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使受教育者自觉地用社会普遍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课程改革背景、学校、美育观念、受教育者、学生、审美教育、社会规范、德育、行为准则、先验性、人与人、个性情感、自主体验、注重发展、行为举止、审美主体、审美过程、审美对象、社会秩序、逻辑判断
G04-014(比较文化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DIA030167
2005-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47-14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