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赤湖海岸沙丘沙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基于海岸变迁历史地图和区域典型气候记录对比建立了剖面的年代学标尺,采用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测试剖面沉积的粒度特征,以剖面粒度参数作为代替海岸带化学风化强度、冬季风强弱变化的主要指标.通过对福建漳浦赤湖海岸沙丘剖面(CH)粒度特征分析,发现该剖面沉积具有海岸波浪作用和风力作用联合作用沉积的粒度特点,因此其粒度参数可能记录了海岸沙丘发育时期的海岸带环境演变历史.将CH剖面记录的近2 000年以来的海岸带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划分为4个时期.其中,581 ~ 740 AD和930 ~ 1260 AD两个阶段分别对应我国的隋唐暖期和欧洲中世纪暖期;741~ 907 AD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冷期以及1261 AD以来至小冰期结束的两个阶段也和前人研究得出的两个冷期相当.
海岸沙丘、粒度参数、风力作用、环境演变、福建漳浦
37
P532(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031,41301012;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LQG111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J01153;福建省教育厅科技基金资助项目JA11061;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3R09;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资助项目201310394019
2014-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