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503/j.cnki.1671-6124.2018.03.004
学术性课程的双元机能
关于教育功能,批判教育学、文化霸权与社会论述等理论认为学校课程传递特定价值观,以压制被统治团体;文化再生产理论则认为,课程的知识结构是阻碍劳工阶级学生学习表现的主因.这两种研究取向相互影射彼此的缺失,并产生互补原则,因此我们认为课程内容至少涵盖价值观与知识两个维度.再者,由于上述两种取向仅陈述社会控制面,强调阶级之间的冲突与权力支配关系,往往聚焦于学校课程的负面影响,并未探讨学术性课程的社会功能.学术性课程是分工体系下人才需求的产物,因此,学校必须教授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同时,为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运作,学校也须传递一套价值体系.然而,这种本质性功能无法免除不公平的教育结果,因为学术性课程的内容必须契合中上阶层职位的工作属性,并且社会价值观偏好这类职位,这种情境使中产阶层子女居于有利的学习位置.这种社会功能与社会控制的并行现象显示出,学术性课程具备双元的机能.
价值观取向、知识结构取向、学术性课程、双元机能
17
G423(教学理论)
2018-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