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765/j.cnki.1673-7148.2024.03.013
基于WRF-CAMx模式的近地面臭氧污染事件的个例分析
基于2020年11月8-9日莆田市地面气象站逐时气象数据及环境监测站逐时O,监测数据,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和排放源数据,分析夜间出现O3污染过程的气象特征,并结合WRF-CAMx模式进行O,垂直分布模拟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莆田市夜间O3污染峰值浓度为212 μg·m-3,明显高于福州和泉州市的O3峰值浓度.O3污染前,温度出现升高现象,是冷空气南下锋前增温造成的.O3污染期间,风廓线雷达资料显示,污染最严重的8日23时莆田市近地面到750 m的风速较20时的降低27.2%,加剧了 O3污染程度.Hysplit4模型结果显示,夜间O3污染时段的气流经过NOX和VOCS排放量较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而非污染时段的气流主要来自东海洋面上空.WRF-CAMx模式结果显示,在夜间O3污染严重的23时,O3浓度的垂直分布可达到850 hPa(1500 m),宁德市在福建省各地市中对莆田O3来源的贡献比达到94%.
O3污染、气象条件、区域输送、风廓线雷达、WRF-CAMx
47
X16;X515(环境气象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气象局研究型业务类科研专项
2024-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