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21.01.007
人类学视阈下川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外在表达.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文化变迁、主位客位、文化功能三大宏观视角,以及组织功能、经济结构、现代文化、生活方式、人口结构5个微观角度出发,对川东体育非遗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审视,立足于制度解构、内容整合和文化再生产三维度,提出川东体育非遗传承的框架:重视多行为主体参与,建立健全体育非遗动态进入与退出机制;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营造以体育非遗为核心的文化生态;形成体育非遗产业发展模式.
人类学、川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22
G812(世界各国体育事业)
2019年四川文理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巴人族群体育的文化基因与存续之道研究”;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课题“异化与重构:川东土家余门拳发展的人类学阐释”
2021-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