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
《红楼梦》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主要摘译原著中的片段,发表在非文学的读物上,翻译目的是学习语言或了解东方文化习俗;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为第二阶段,欧洲相继出现《红楼梦》选译本和全译本,西欧译本站在资本主义立场的评论与东欧译本的社会主义立场形成鲜明的对比,翻译者与评论者的身份构成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红楼梦》全译本、重译本在西欧和东欧先后问世,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带来的是欧洲"红学"多元化而又边缘化之格局的重塑.以上三个时期在西欧和东欧两大学术板块中的不同取向与反映,在总体上呈现为合—分—合的发展轨迹与趋势.
红楼梦、西欧、东欧、翻译、传播
I206.5;D921.11;D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AZD123
2023-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