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宝钗、识宝钗、贤宝钗?——论《红楼梦》中薛宝钗形象的文化意蕴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的回目,在不同的版本中是不同的,分别有“时宝钗”“识宝钗”“贤宝钗”等不同的表述.三种表述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红楼梦》对薛宝钗的贤惠、才能以及她的“惟时适变”均有描写.“时宝钗”之“时”,来自于《孟子》“孔子,圣之时者”.当代大部分学者认为“时宝钗”对于薛宝钗的评价是最准确的,“时宝钗”在各版本中也出现得最早.后来的各版本之所以改为“识宝钗”“贤宝钗”,主要是由于“时宝钗”的“时”字较难理解,而“识宝钗”“贤宝钗”较通俗易懂.这三种表述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于薛宝钗评价的差异.
时宝钗、识宝钗、贤宝钗、孟子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化交融背景下宋元话本小说研究范式的嬗变1901-2016”项目编号:17BZW104阶段性成果
2020-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