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白山人(P(a)r Bergman)所翻译的瑞典文《红楼梦》为北欧首部全译本.自2005年以来,译者以“金、银、铜、铁、石”五卷本的形式相继推出一百二十回本.然而,一些学者认为,白山人的翻译沿袭了霍克思-闵福德英译五卷本(即“霍闵英译本”)中的“枉入红尘(The Golden Days)-异兆悲者(The Warning Voice)-海棠诗社(The Crab-Flower Club)-绛珠还泪(The Debt of Tears)-万境归空(The Dreamer Wakers)”的思路和译法,从而断定这样的分卷形式说明瑞典文全译本乃是霍闵英译本的转译.结合新发现的史料,本文将回到白山人的译本原文来重新评估这样的“转译论”,从译者的评述角度来对瑞典文的译介源流进行文献学分析.我们将看到,虽然霍闵英译本对译者的翻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白山人所依据的底本却较为多元.其中,1957年首版、1972年第9次修订的程乙本构成其译介的一个直接的中文底本,而铎尔孟(André d'Hormon)所校订的李治华-雅歌(Jacqueline A1ézaīs)夫妇的法文全译本则在其翻译后期成为重要的参考文本.然而,由于白山人“一个年代数字”的错误,导致了其混淆了译文底本的真实来源.
瑞典文、白山人、霍闵英译本、红楼梦译介、源流
R2-03;I206.2;O1
2019-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