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林妹妹的朋友圈——《红楼梦》的网络传播与媒介转型

引用
《红楼梦》具有强大的媒介适应能力,从手抄本到印刷品、影视剧等,这些媒介形式都力求形象统一、达到作者与受众的认同.在互联网上,《红楼梦》成为文化资源,不断孕育并孵化新作.网络不仅改变了以往对这部长篇小说的阅读形式,拓宽受众范围,还显示出读者强大的能动性.原创网络文学中的“红楼梦同人”虽看似偏离作者原意,却反映出时下青年读者的真实心态;主题论坛发散的话题形式为以往媒介完全不能涵盖;跨媒体互动则纵向将小说与生活内容编织了起来.网络上的“红楼梦”是印刷时代的有益补充.网民的话语实践延伸了接受美学理论,把《红楼梦》变成一个传播中再生产的动态对象.

红楼梦、媒介转型、网络传播

G206;I207.411;TP393.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15-0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9-6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红楼梦学刊

1001-7917

11-1676/I

2014,(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