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诗学视野下的《红楼梦》”人物·人情”观
本文尝试将巴赫金”对话”理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主人公复杂深邃、矛盾动荡的思想性格特点所做的具有小说诗学意义的阐释,与<红楼梦>的人物分析相结合,以突破过去已成俗套的有关人物”典型形象”的阐释观念,更加深入地阐释出<红楼梦>在对”人”的心性探索方面所达到的空前丰富复杂的思想艺术水平与现代启示意义,并通过分析阐明:<红楼梦>中多元”人物”的丰富深奥的心性世界,与小说众多人物共同构成的深厚复杂的、整体性的”人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而又相互制约的、难以割裂的有机关联.
《红楼梦》、人物、人情、对话理论
I2(中国文学)
2008-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27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