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关于《春柳堂诗稿》问题的论争
<春柳堂诗稿>自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发现后,便受到红学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其中关于曹雪芹的四首诗,对于了解曹雪芹的姓名、字号、性格特点、晚年的生活情况、生卒年月等问题,很有帮助.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对<春柳堂诗稿>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问题提出质疑,争论的主要问题有<春柳堂诗稿>的作者究竟是谁?是张宜泉还是兴廉?如何解释张宜泉与其孙子张介卿的年龄差距问题?<春柳堂诗稿>中关于曹芹溪的字、号及其它注释是否合理?以及<春柳堂诗稿>的作者是否做过官以及活动范围等问题.争论涉及的范围很广,学者们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春柳堂诗稿>、张宜泉、兴廉、曹雪芹
I2(中国文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24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