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型语言”理论与《红楼梦》研究
@@ ”一部红学研究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一部红学研究方法论的演进史.””只有研究理论与方法常新,才能保证研究成果以及学科本身常新.”这是梅新林<拓展红学研究的新视野>①一文中的观点,我以为是很有见地的.因此,红学研究者应关注理论的发展.现在,我十分欣慰地看到了一部在角度、立论、语言上都别树一帜的理论著作--鲁枢元的<超越语言>②.文论界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学术研究曾填补了我国创作心理研究的空白,这次他又超越了自己.他以王蒙所说的”博采众书而又取舍在我的做学问的眼光与胸怀”③,理直气壮地声扬自己对文学语言、对文学艺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种种新的见解.韩少功以作家的敏感称道:”这本书份量很重,是国际量级,足可‘西渐”入侵欧美.”④我也颇有同感.我觉得用他的理论,特别是”场型语言”理论,对<红楼梦>研究很有启发.本文先介绍鲁氏某些理论,然后论用鲁氏理论观照<红楼梦>所得到的新收获.
场型语言、理论著作、红学研究、红楼梦、研究方法论、研究成果、学术研究、心理研究、文学语言、文学艺术、精神生活、超越语言、演进史、研究史、新收获、新视野、鲁枢元、理论观、韩少功、作家
I2(中国文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6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