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5775.2006.04.00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表现,以加深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收集我院1998~2005年,经X线及临床证实明确诊断病例32例.均采用腹部仰卧前后位、立位摄片,必要时摄水平侧位片及腹透多体位方法诊断,对早期病变采用间隔12~24 h追踪观察,观察其病变发展过程,指导临床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32例中,30例为早产儿,2例为未足周产儿.诊断早期表现仅5例,主要X线表现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肠间隙增宽、模糊,腹脂线不清,占16%.典型期表现21例,主要X线表现为胃/肠壁内局限性壁内积气,肠管积气扩张,排列紊乱,部分肠管固定,占66%.晚期表现6例,主要X线表现为胃肠壁内广泛散在积气及气腹影,占18%.32例病例中,男性婴儿22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8 d,最小12 h,平均4 d.32例病例中,伴胃肠穿孔4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30例病愈后出院.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表现不明显,容易误诊、漏诊,若临床怀疑有NEC表现,X线检查一定要全面细致,及早诊断胃肠穿孔,指导临床及早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对挽救患儿生命具有重要价值.
医学影像学、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X线表现
30
R445.1(诊断学)
2006-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