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2614.2023.01.023
高校"专—创—劳"融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向度
"专—创—劳"融合课程是由专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互嵌融合形成的一类课程,具有面向全体学生、面向职业世界、动态协调性等三重特性."专—创—劳"融合课程有助于激发高等教育改革的内生动力,加强知识世界与工作世界的高质量联通,促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从融合课程实现的内在依据看,本土化的制度设计、相通性的目标体系、互依性的内容结构和关联性的实践途径为"专—创—劳"融合课程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融合课程建设的实践向度看,目标、内容、师资等关键要素的链接构成融合课程的基本架构,多层面实践基地衔接是融合课程实践的载体,多主体参与和协同合作是融合课程可持续运转的保障.
"专—创—劳"融合课程、内在逻辑、实践向度、共生理论
41
G6423(高等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YJC880089
2023-0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