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2614.2020.08.027
基于话语分析的我国大学通识课程"水"的表征与归因研究
通识教育如何走向"质量时代"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作为纠正现代大学专业教育偏颇存在的通识教育,实践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撼动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理念,通识课程也被冠以"水课"标签.文章主要采用话语分析的质性研究方法解读"某乎"平台大学生对通识课程的评论,辅助ROSTCM6内容挖掘软件构建社会语义网络,探究我国大学通识课程"水"的主要表征及其归因,研究发现通识课程"水"有六大典型表现,通识课程变成"水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师生采取一种见机行事的"共谋"行为、教育资源缺乏科学的整合、通识教育体系的衔接不紧凑以及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最后提出大学通识课程的挤"水"镀"金"之道.
通识教育、"水课"、表征、归因、话语分析
38
G642.3(高等教育)
2021-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4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