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2614.2009.01.051

课堂教学效果应具有生命意义——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

引用
课堂教学效果的发生绝不仅在孤立的课堂,而至少是产生于三个时空的多重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即教师的课前预设、师生的课上实践和学生的课后反思.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不应过于注重针对课堂的即时评价而忽视课后更长久的效果追求;不应过于注重仅于当下狭隘课堂时空的教学互动而同样忽视课后更长久的互动追求.应建立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后追踪机制.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原则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灵活性、有效性及深远性,它所依傍的最深刻的标准则应为永久的生命意义.

课堂教学效果、课前预设、课上实践、课后反思、课后追踪机制、生命意义

G642.0(高等教育)

2009-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58-15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黑龙江高教研究

1003-2614

23-1074/G

2009,(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