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以杭州市为例
1研究亮点
*农村生活垃圾因其物理组成特性,适合采用“2+T”分类方法;
*公众主观态度是影响垃圾分类行为最重要的因素;
*“门前投放、上门收集”模式的分类成效与主观分类意愿最优;
*比起短期刺激,长期的宣传教育对公众的主观因素影响更大.
2背景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活垃圾通常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模式.然而,随着垃圾产生量的持续增长,农村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与末端处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的新模式、新方法迫在眉睫.杭州市2014年起采用“2+T”分类方法(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在多个农村地区展开垃圾分类试点,形成了多种因地制宜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模式.然而,目前尚无关于不同模式之间分类成效、运行成本和认可度的系统性比较研究.
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垃圾分类、分类效果、因子分析、管理对策
28
2020-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