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672/j.cnki.1003-6504.2019.03.005
3条风沙进京路径植物吸附颗粒物能力
存3条风沙进京路径上选取10个城市(北线:二连浩特—苏尼特右旗—张家口—北京;中线:额济纳旗—呼和浩特—北京;西线:哈密—张掖—银川—太原—北京)的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对植物叶片颗粒物吸附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同时应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城市树木叶表面微形态特征结构,阐释了不同城市树木叶表面结构与吸滞颗粒物的关系.结果表明:3条线路的PM10,吸附量表现为中线(1.57±0.24)μg/cm2>西线(1.51±0.18) μg/cm2>北线(1.50±0.76) μg/cm2,PM2.5吸附量表现为西线(0.15±0.06)μg/cm2>北线(0.12±0.03) μg/cm2>中线(0.11 ±0.04) μg/cm2;不同风沙进京路径植物吸附颗粒物在3-4月和11月是植物吸附颗粒物较高的月份,7月和9月是植物吸附颗粒物较低的月份,植物吸附PM2.5和PM10量均不在风沙源头和终点城市最大,而是在风沙传输路径的中间城市最大;3条风沙进京路径植物吸附PM10约为1.53μg/cm2,吸附PM2.5约为0.13 μg/cm2;在叶面粗糙、凹凸不平的时期,颗粒物的吸刚量均较大,叶片光滑、粗糙度较低的月份,植物颗粒物吸附量均较低.可见,风沙进京路径植物吸附PM10主要来源于新疆和蒙古高原以西的沙漠区域,吸附PM2.5主要来源于新疆和蒙古高原北部,在风沙运移过程中植物吸附颗粒物主要以PM10为主,处于风沙频繁、污染严重、沙尘较大的时间和地区在叶面形态上更有利于吸附颗粒物.研究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决策和造林治沙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
风沙进京路径、颗粒物、吸附能力、叶表面形态
42
X51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市级PXM2017_014207_00004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
2019-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