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6504.2015.12.015
天津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气象成因及预报分析
利用NCEP/NCAR和FNL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扩展重建海温资料,结合2014年2月观测资料,探讨了2014年2月21-26日天津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成因及预报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期间,东亚大槽和东亚冬季风呈现偏弱的态势,天津出现明显东南风异常且河北以南地区存在大范围高湿区,近地面层存在弱气流辐合且维持弱偏东或偏南风,对流层中低层为弱辐散下沉气流和西南气流,同时也存在逆温层结,这种静稳条件有利于黄渤海及河北以南的水汽和污染物平流输送至天津且在近地面聚集.HYSPLIT模式模拟显示污染物来源于河北省中南部,以平流和弱辐散沉降的方式输送至天津.湿度条件对于重污染天气的产生仅是必要条件,污染物大量聚集才是重要条件.WRF-CMAQ模式短期内能较好模拟重污染期间PM2.5浓度空间分布及重污染天气结束时间;重污染同期及前期秋季阿留申群岛南部海域持续出现显著正海温距平,可以用作中长期预报的一个参考因素.
天津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气象条件、海温异常、成因分析
38
X16(环境气象学)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气象局科研专项
2016-0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7-8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