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198/j.issn.1001-6929.2016.09.10

土地利用方式对洱海流域坝区土壤氮磷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引用
为了解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调查研究了土地利用方式、种植模式,并研究了其对洱海流域坝区土壤ω(TN)、ω(TP)、ω(OM)(OM为有机质)、ω(olsen-P)(olsen-P为速效磷)和ω(NO3--N)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流域坝区土壤中ω(OM)、ω(TN)较高,平均值为52.16和2.76 g/kg;ω(olsen-P)较低,平均值为6.55 mg/kg.②对比农田、林地、裸地、园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ω(TN)、ω(OM)、ω(TP)、ω(olsen-P)均呈农田>园地、林地>裸地的变化趋势.③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养分影响有差异,水稻-大蒜模式下土壤的养分含量总体较高,ω(TN)、ω(OM)平均值分别为4.21、74.22 g/kg,是玉米-蚕豆模式的1.98、1.96倍;蔬菜模式土壤中ω(NO3--N)高达103.3 mg/kg,是水稻-蚕豆模式的37.29倍.④流域坝区农田土壤养分具有空间变异性,海东地区土壤中ω(TP)和ω(olsen-P)较高,分别为1.23 g/kg和11.48 mg/kg,是凤仪地区的2.16和2.15倍;上关-邓川地区ω(TN)较高,为4.28 g/kg,是海东地区的1.63倍;ω(OM)空间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显示,流域坝区土壤氮、磷流失总量分别为686、241 t,主要贡献来自农田.

土地利用、种植模式、空间差异、洱海流域

29

X53(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5-002

2016-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18-132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科学研究

1001-6929

11-1827/X

29

2016,29(9)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