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式模拟的苏皖鲁豫交界区典型月份PM2.5来源解析
基于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了 2019年1月、7月苏皖鲁豫交界区本地排放对PM2.5污染水平的贡献以及不同污染源对PM2.5浓度和化学组分的贡献.结果表明:WRF-Chem模式合理地模拟了研究时段内苏皖鲁豫交界区PM2.5的空间分布特征,PM2.5的化学组分中冬季NO3-含量最高,夏季SO42-含量最高.在不同的污染源中,民用源是冬季苏皖鲁豫交界区PM2.5最主要的来源,贡献约为35.87%,农业源和工业源对PM2.5的贡献分别为28.71%、22.17%;工业源是夏季苏皖鲁豫交界区PM2.5最主要的来源,贡献达到50.57%,电力源、农业源和民用源的贡献分别为18.05%、15.14%和12.22%.从各污染源对PM2.5污染贡献量的小时变化上看,工业源和民用源对冬季PM2.5贡献量呈现明显的双峰双谷变化特点,其它污染源对PM2.5贡献量的小时变化特征都不明显.冬季应通过控制民用源和工业源的排放来减轻苏皖鲁豫交界区PM2.5污染,夏季应通过控制工业源和农业源的排放来减轻PM25污染.
WRF-Chem模式、PM2.5、化学组分、来源解析、苏皖鲁豫交界区
43
X51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71516
2023-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6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