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典型地区大气污染时段VOCs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
于2016年在广东大气超级监测站,开展4个季节的VOCs、O3和PM2.5长时间、高分辨率的连续观测,共获得2142组有效数据,并利用OH消耗速率(LOH)、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3种评价方法以及HYSPLIT模型,分析珠三角典型地区大气污染时段VOCs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PM2.5高值时段,除异戊二烯外,其余各种VOCs的平均浓度水平高于O3高值时段.3种情境中,VOCs化学反应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PM2.5高值时段、观测期间、O3高值时段.在O3高值时段,来自珠三角东部地区气团中VOCs的浓度水平最高,而来自珠江西岸气团中VOCs的LOH和OFP最高,其次为来自珠三角东部的气团,这说明在珠江西岸和珠三角东部地区有大量的强化学反应活性污染物排放.来自北方内陆地区气团中苯系物占比较高,其SOAFP最高.在PM2.5高值时段,来自南部海洋气团中VOCs的混合比、LOH、OFP和SOAFP均最高,其次为来自东北内陆地区气团中VOCs的OFP和SOAFP.来自粤西南地区的气团,由于苯系物和低碳烯烃占比达到50%,其LOH仅次于来自于南部海洋的气团.
珠三角、挥发性有机物、二次有机气溶胶、化学反应活性、轨迹聚类
43
X51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23-0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2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