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国控环境监测点空间代表性评价——以PM2.5为例
2013年我国正式开展了 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细颗粒物等项目监测,目前已建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为了较好地将空气质量国控环境监测点(简称国控点)监测结果提升到区域和全球水平,须了解当前空气质量环境监测网络的空间代表性.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国控点空间分布信息,结合区域第二产业比重(POSI)、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口(POP)、风速(WDSP)、降水量(PRCP)、气温(TEMP)、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数字高程模型(DEM)8个影响细颗粒物(PM2.5)相关变量,在1 kmx1 km空间分辨率下计算长三角地区129个国控点与研究区域中其他位置(像元)的多维欧氏距离,并结合K均值聚类方法开展区域国控点PM2.5监测的空间代表性评价及优化.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129个国控点代表区域面积差异明显,其中,上海市淀山湖站点的代表面积最大,为37933 km2,南京市迈皋桥站点的代表面积最小,仅为4 km2;②长三角地区国控点能较好地代表整个区域的PM2.5空间分布,现有国控点对PM2.5空间分布代表的有效范围(即像元与国控点多维欧氏距离低于全区平均值的区域)占总面积的63.23%;③难以被现有国控点代表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太湖、洪泽湖等水域、上海市中心城区与崇明沿海地区及浙江西南部山地地区;④在浙江省绍兴市与衢州市新增2个国控点,中东部丘陵地区的区域代表性可得到明显改善,长三角地区国控点可代表区域面积占比整体提高16.4%.
PM2.5;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国控环境监测点;空间代表性;欧氏距离;K均值聚类
41
X84;X831(环境监测网、站,监测系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1-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4377-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