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测模型的成都市臭氧污染敏感性研究
2019年4-8月,在成都市城区开展了O3、NOx、VOCs及气象参数的连续在线观测,基于观测数据OBM模拟的方式,对O3超标日的敏感性及收支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成都市城区O3超标日对应的绝大部分前体物的浓度均有所上升,基于VOCs的组分变化分析推断工业源排放在超标日可能存在较大幅度的增加.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值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区O3超标日对人为源VOCs (AVOCs)敏感性最强,其次为天然源(BVOCs)和CO,而对NOx为负敏感性,控制AVOCs对站点超标日的O3浓度下降最为有利;逐月变化来看,O3对AVOCs和NOx的敏感性逐月差异较小,对BVOCs的敏感性在6-7月最强,对CO的敏感性在4-5月最强.观测点位处于典型的VOCs控制区,以O3浓度为等值线的EKMA曲线显示4-5月脊线比例约为13,6-7月及8月的脊线比例约为8.建议在开展O3防控时,VOCs的减排比例应远大于NOx,且春季的减排比例应大于夏季.典型O3污染日的日最大O3小时生成速率为10× 10-9 ~ 18× 10-9· h-1,上午存在O3输入,下午O3本地生成占主导,其余时段O3输出影响较强.
臭氧、敏感性分析、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EKMA曲线、收支分析
40
X51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点专项项目“长江驻点研究”课题三
2020-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4092-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