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岸带地球化学特征的河水-地下水交互边界识别——以广州市流溪河为例
河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对河流水质净化、流域水生态健康和河岸土地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市流溪河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河水和河岸带地下水基本理化指标并采集水样和土样进行水体主离子、氮形态、金属离子浓度、氘(δD)氧(δ18O)同位素和土壤渗透系数(K)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以河水侧向补给地下水为主,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范围在距河岸10 m内;距河岸1 m处地下水溶解氧(DO)浓度、电导率(EC)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明显,变异系数(n=7)分别为30.9%、42.0%和44.4%.河水和河岸带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型,受碳酸盐岩风化控制.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初期,河岸带含水层向还原环境转化(ORP平均下降92.25 mV),非饱和带Mn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地下水中Mn2+浓度逐渐增加并达最大值(0.52 mg·L-1);基于δD、δ18O和Cl-浓度的混合模型估算的河水对距河岸5 m处地下水的贡献率分别为10.4%、11.6%和11.5%,表明监测断面河水,地下水交互边界约在距河岸5 m处.
流溪河、河水-地下水交互作用、水化学特征、交互边界识别
39
P951;X523(环境地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027,41701585,41611140112,4137105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A030310309;广州市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100103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7lgpy40;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8年度
2019-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842-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