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水库二氧化碳逸出暖季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刘家峡水库为例
河流上修建水库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流运动,而且深刻影响着物质传输和交换过程.本文以黄河源区12级梯级水库群末端的刘家峡水库为例,在2016年4、8月和2017年5月进行了3次野外试验,采用Li-7000静态箱法监测了刘家峡水库入库前、库中和出库河道内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逸出量(F(CO2)),并测定了相关水化学因素,包括pH、溶解氧(DO)和水温(T),综合分析了水库碳逸出的暖季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河流流向上,刘家峡水库库区内的p(CO2)和F(CO2)(601.6 μatm和85 g·m-2· a-1,以C计,下同)均低于入库前水体(670μatm和328 g·m-2· a-1)和出库后水体(680.5 μatm和372 g·m-2· a-1),水体的pH变化范围为7.90~8.80,DO变化范围为102%~145%;垂向上,pH为7.81~8.65,DO为82% ~ 140%,从水面至水库库底p(CO2)的变化范围为617~ 1087μatm,p(CO2)、pH和DO均随水深增加而降低,且8月变化强于4月和5月;水温在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温度范围为5 ~ 25℃.库区内的光合作用降低了水体溶解CO2的含量,出库水体由于水流波动较大,F(CO2)明显增加,8月水体的F(CO2)均低于5月,可能是由于水库中的热分层现象更加显著,进一步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对溶解性CO2的利用增加.通过对世界范围内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的水库F(CO2)的统计发现,刘家峡水库的F(CO2)在温带地区水库的F(CO2)中呈较低水平,其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及梯级水库的拦截作用是重要原因.本研究可为高寒高海拔地区水库的F(CO2)评估和全球水库碳排放评价提供依据.
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逸出量F(CO2)、水库、刘家峡、黄河
38
X17(环境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547110,51469018,5160911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508
2018-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291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