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671/j.hjkxxb.2016.0424

外源新碳对红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引用
以中国科学院长期定位试验站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利用δ13C示踪方法,将稳定同位素碳(δ13C)标记的水稻秸秆添加入红壤,研究水稻秸秆添加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探索水稻秸秆腐解过程中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水稻秸秆的红壤(对照组),微团聚体(<250 μm)占主体,>2000 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少.与对照相比,添加水稻秸秆后(试验组)促进了>2000 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团聚.不同培养时期,>2000 μm水稳性团聚体增加了108.3%~270.3%,促使大团聚体占主体,显著提高了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R0.25值,降低了分形维数(D)值,土壤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也显著得到提高,>2000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4.7%~41.5%.土壤有机碳在>53μm粒级团聚体中分布随着粒级的增大而增大,即>2000 μm>2000~250 μm>250~53 μm.不同粒级团聚体δ13C值动态变化显著,有机碳的周转速率增大.外源新碳前期主要分配在>2000 μm、250~53 μm粒级团聚体中,并促进了原有机碳的分解,后期主要分配在微团聚体中.红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外源新碳、δ13C、水稳性团聚体、红壤

37

X53(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L01B01;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1008-3;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No.2016KCT-23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2014BAL01B01;the Special Funds on Public Welfare Research by Ministry of Land201411008-3;the ke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Projects of Shaanxi Province,China2016KCT-23

2017-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351-235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科学学报

0253-2468

11-1843/X

37

2017,37(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