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铝暴露致大鼠骨与软骨损伤胶原途径的动态分析
为了探讨慢性铝暴露致大鼠骨与软骨损伤胶原途径的机制及胶原代谢水平,实验将100只4周龄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染铝组(430mg·L-1 Al3+)与对照组(蒸馏水),通过饮水染铝,每隔30d处死染铝大鼠和对照大鼠各10只,设立5个观测点,最长染铝时间为150d.同时,用电子秤每30d称大鼠体重1次;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骨与软骨中铝含量;用固相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Ⅱ型胶原(collagenⅡ)和Ⅱ型胶原C末端肽(CTX-Ⅱ)含量.结果表明,大鼠铝中毒模型复制成功;随着铝暴露时间的延长,染铝组大鼠体重在染铝60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染铝组血清、骨与软骨中铝含量逐渐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ICP、Ⅱ型胶原合成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CTX-Ⅰ和CTX-Ⅱ含量持续维持在高水平,分别在铝暴露90d、60d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长时间铝暴露可致铝在骨与软骨中蓄积,并使骨与软骨中结构性胶原减少,引发骨与软骨损伤.
慢性铝暴露、大鼠、骨与软骨损伤、胶原途径、动态分析
30
X171.5(环境生物学)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935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4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