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十条"实施结束川南城市群秋季霾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为了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实施结束后川南城市群大气PM2.5的污染状况,于2018年11月7~19日在内江、自贡、宜宾和泸州这4个城市同步采集PM2.5样品,结合天气形势分析了秋季PM2.5及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并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探讨了区域输送对该地区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川南城市群秋季大气平均ρ(PM2.5)为(67.2±38.3)μg·m-3,泸州最高而内江最低;SNA(SO42-、NO3-和NH4+)在PM2.5中占比为33.3%,其中NO3-为首要离子组分;由"大气十条"实施中期(2015年)至实施结束(2018年),内江、宜宾和泸州秋季ρ(PM2.5)分别增加了 13.8%、47.2%和69.1%,自贡持平;由于大气中ρ(SO2)大幅减少而ρ(NO2)减幅较小甚至增加,且缺乏对NH3排放的控制,从2015~2018年各城市秋季ρ(NO3-)增加了 36.7%~116.0%,ρ(SO42-)降低了 19.8%~40.2%,ρ(NH4+)则变化较小;霾天,表观氮氧化率NOR增加了 60.0%~118.2%,而表观硫氧化率SOR增幅较小甚至下降,ρ(NO3-)增加显著,是清洁天2.7~3.0倍,NO3-/SO42-比值也上升至1.7~1.9,说明硝酸盐的二次生成是此次霾污染过程形成的主要化学机制;霾天川南城市群主要受四川盆地内区域输送(尤其是经过重庆的东北气流)的影响.
PM2.5、水溶性离子、川南城市群、霾、后向轨迹
43
X51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2022-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70-1179